5月10日,正值第九个“中国品牌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品字标·浙十年”品牌分享推介活动在浙江省德清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政、产、学、研及企业的120余名代表共同见证“品字标·浙十年”品牌建设历程,探讨“品字标”成长背后的基因密码。
浙江省是全国最早提出打造“品牌大省”的省份之一,在全国创新构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品字标”品牌建设体系,积极推动以“品字标”为形象标识的“浙江制造”公共品牌建设。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定义为整体反映、综合体现浙江企业和产品形象的区域公共品牌,积极打造国际认可、国内领先的“浙江制造”品牌集群。目前,浙江省已累计培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颁发“浙江制造”认证证书7268张,成功从“制造大省”向“品牌强省”转型。
“品牌建设的核心是质量,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标准。”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云在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品字标”打的第一场硬仗是闯标准关。浙江构建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品牌标准体系,从一颗螺丝钉到整机制造,全流程“斤斤计较”,高标准成为品字标的内核。
有了高标准,还要做严认证,浙江构建了“市场认证+自我声明”的品牌认定体系。同时,为助力浙江企业出海,浙江广泛吸纳瑞士SGS、德国TüV等14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成立“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推行“一个标准、一次检测、一次认证、多国证书”认证模式,不断提升这张证书的“含金量”。目前,该省已颁发“品字标”国际证书649张,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带动出口近1500亿美元。
谢小云表示,浙江省将推动“品字标”下一个十年实现新跃升,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强企行动,积极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进一步提升“品字标”的“文化+创新”属性,支持构建品牌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积极推进“品牌出海”,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品牌收购、境外商标注册和海外品牌建设推广;深入实施千万经营主体信用工程,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内核的“浙江精品”培育体系,让更多的优秀品牌成为企业的承诺书、市场的通行证、发展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