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联系我们ENGLISH

经验分享:浏阳市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工作主要做法

来源:湖南省水利厅 日期:2024-02-27 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一、抓实四大举措,夯实运行基础 

  一是全力压实工作责任。浏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库标准化管理工作,继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后,持续强化水库标准化管理,成立工作专班,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主体,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市共落实水库安全管理(防汛)四个责任人(政府(行政)责任人、主管(技术)责任人、管理单位责任人、巡查责任人)527名,并通过媒体和现场公示牌进行公示。 

  是全面明晰产权界线印发《浏阳市小型水利设施不动产登记操作指南(试行)》,委托技术单位划定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对所有小型水库进行宗地测量,由乡镇(街道)进行权籍调查,统一埋设界碑界桩,自然资源局颁发不动产证。目前,90%以上水库已颁发不动产权证。 

  是全额保障经费投入全市小型水库统一购买社会化管护服务,2021年管护费用368万元,平均每座水库管护补助2.5万元,2022-2023年度共21个月服务期采购合同金额700万元,资金由市水利局统筹相关维养资金、一般债券及本级财政预算资金予以保障。 

  是全员开展培训演练由专业院校、专业人士对巡查管护人员开展集中培训,防汛责任人网上系统培训率达到100%。组织水利局专技人员、第三方公司共同分片区、分乡镇,与巡查管护人员面对面交流经验,手把手传授技术,并组织巡查管护人员在水库现场进行实操。注重大坝安全管理,按要求组织开展各项演练、水库安全鉴定及降等报废工作。定期进行巡查检查、安全监测和维修养护,实现日常管理精细化、流程化和溯源化。 

  二、深化“三项创新”,激活工作动力 

  一是创新管护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行“统招分签”,由水利局以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一家服务单位,各乡镇(街道)分别与中标单位按中标价签订管理服务合同,中标单位按合同约定提供日常管护和巡查值守服务。印发《浏阳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应知应会》,明确巡查值守要求,统一水库管护标准,确保各方履职到位,实现了所有水库管护标准化。 

  二是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研发水库物业化管理平台“水库助手”APP,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全市水库基本信息台账、巡查日志台账、维修保洁台账、事件上报台账,实现了巡查水库打卡轨迹化、事件上报工单化、维修养护派单化、调度管理平台化、巡库维养考核数据化、水库资料档案全部电子化。 

  三是创新监督考核。紧抓监督考核这个“牛鼻子”,制定《小型水库运行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形成三级考核体系。水利局对乡镇(街道)考核,将乡镇(街道)小型水库管护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河长制绩效考核内容,并影响其他水利建设项目资金安排;乡镇(街道)根据考核办法对第三方公司履约情况进行考核,并按合同约定兑现奖罚;第三方公司对管理人员和巡查责任人员进行考核,形成了分级负责、层层考核抓落实的运行监督机制,以绩效考核促各项工作落实 

  三、突出“两化建设”,确保长效运行 

  一是设施配套科学化。全市34座水库安装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87座小型水库安装雨水情测报系统,并接入山洪预警监测平台,为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应急决策处理提供远程智能决策。推进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化、智慧化应用,实现水情预测预报、工程隐患早期识别,为落实水库“四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有力地推进水库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二是管理制度规范化。逐一修订每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调度规程,建立水库管理岗位责任制、调度运用制度、巡视巡查制度、维修养护制度、闸门操作规程、业务培训和档案管理制度等,公示到位并严格执行。特别是根据小(1)型和小(2)型水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修订相关制度,不断提高操作性和适用性,确保管用有效。 

  四、打造“一个样板”,保障效益发挥 

  浏阳通过小型水库管理标准化建设形成了产权更明晰、管护更专业、制度更健全、投入更可靠、考核更科学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保障了“专款专用、专人专业”,做到了坝容坝貌整洁美观、水面水质干净清澈、维修养护规范及时、工程设施运行正常、防洪灌溉贡献明显,将每一座水库打造成为安全、民生、生态、景观、智慧水库2021年成功获评国家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202277日,湖南省水库标准化建设暨样板县创建现场培训会在浏阳召开;同年9月,湖南省冬春水利建设工作视频会上作为唯一视频推介典型并发言;20234月,浏阳市水利局接受中央电视台现场采访,迄今已累计接待省内外28批次领导观摩交流,水库管护“浏阳经验”获业内点赞 

  下一步,浏阳将根据国家、省市工作部署,重点巩固提升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工作成果,实现各类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常态长效为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浏阳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