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新华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
北京世新华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北郊农场,是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组长级单位,北京畜牧业协会养猪业分会理事单位,中国畜禽种业理事单位,国家级北京黑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市级农业标准化先进单位。2002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9月北京国际养猪展览会上获“地方品种猪”优秀奖;2008年获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企业通过北京市食用农产品安全认证;2004年企业通过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体系认证。2002年至今北京黑猪生产基地常年由北京市出入境检疫局对生猪进行抽检,并获得由该局颁发的“出口肉类产品生产、加工用”备案证书,产品直接进入香港市场。2006年为“十一五”期间农业部科技支撑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企业。2007年11月公司通过ISO2000:2005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公司现有员工80人,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25人。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具有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疫病防制、市场营销、网络管理、园艺等多方面人才,常年有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市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家级畜牧科研单位以及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数名知名教授、专家组成的顾问团指导工作。是集地方品种保护、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牧业科技型企业。
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保护民族品牌,满足市场对优质安全猪肉食品需求为企业的使命,积极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养猪生产模式,创建了北京市冷却排酸肉市场上的“黑六”品牌,2006年完成了“黑六”商标在国家商标总局的商标注册,成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品牌。围绕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通过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才、依靠标准化管理走出了一条科学的保护、开发、利用中国优良地方培育品种之路,主营产品北京黑猪种猪畅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云南等省市;“黑六”牌产品通过专卖店、超市专柜、直销等营销方式进入了千家万户。
二、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强化企业标准化管理
标准是先进技术的集中采用和体现,是对生产过程的优化和规范,是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标准化是一项科学活动,它与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做好标准化工作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合理发展品种,推广科研,转化成果,节约原料,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配置资源都有重要作用。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央及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强调指出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建立农业标准体系,通过示范加以推广,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猪肉消费大国,猪肉在肉类消费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随着我国养猪业发展,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业的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养猪企业的发展,有生产就要有管理,有管理就要有标准,养猪企业都已深刻认识到标准化在企业中的巨大作用,我公司自成为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后,积极投入到标准化建设中,对北京黑猪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用标准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保证北京黑猪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并在标准实施中稳步提高产品质量,切实做到北京黑猪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北京黑猪产品从基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通过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北京黑猪标准化饲养的进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实施示范项目,加强技术培训力度,培养员工的标准化意识,规范企业基础管理和技术管理。更进一步推广应用“五统一”的管理标准,通过执行《北京黑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11/T499)地方标准及公司相关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结合“北京黑猪高繁殖力品系选育”及“北京市精品猪选育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标准化基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项目全部完成后预计示范基地将利用北京黑猪的优良肉质、高抗病性培育1个有中国特色的高繁殖力瘦肉型猪新品系,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2头以上,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猪种特色性状相关基因和分子标记2~3个,申报专利1~2项。群体种猪配种分娩率提高2%~5%,种猪年产窝数提高0.1窝;母猪年提供上市猪数增加1~2头;母猪窝均产活仔数提高0.1~0.3头;全群死亡率低于6%;料肉比降低0.1~0.2。
通过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加速北京黑猪各项标准的推广应用,推进北京黑猪生产的标准化进程,提高北京黑猪种猪及“黑六”牌北京黑猪冷却排酸肉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北京黑猪生产基地环境无害化、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过程规范化、质量控制制度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产品流通品牌化。
三、以标准化示范基地为根本,创建“黑六”品牌,实现产业升级
(一)“黑六”品牌的创建是为北京市提供优质精品猪肉产品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养猪业迅速从副业生产向商品化过渡,成为世界猪肉第一生产大国,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年出栏肉猪数从1978的1.6亿头到2005年的6.6亿头,增长了4.1倍;猪肉产量从1978年的856.3万吨增加到了2005年的5010.6万吨,增长了5.85倍;人均猪肉占有量从8.9公斤增加到38.32公斤,增长了4.3倍;生猪出栏率也大大提高,从55.21%增加到137.2%,增加了82个百分点。猪肉供应已从供不应求(凭票供应)转到了数量上基本能满足十三亿人们的需求。这是举世瞩目的成绩,得到了全世界同行的高度赞扬。现在,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已从数量转到质量,要求生产“安全猪肉”、“无公害猪肉”和“优质猪肉”的呼声日渐高涨。
从国内消费市场看,随着居民对食品消费多样化、层次化的需求,猪肉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例逐步降低,但是对高档次的、优质的精品猪肉的消费比例在增加。
优质猪肉不同于无公害猪肉等食品卫生的概念,优质猪肉是以无公害猪肉为门槛的高档次精品美食品牌的猪肉,创造优质品牌猪肉,其一,要以优质的品种为基础,启用质量型而不是产量型品种作为杂交亲本的当家品种,如北京黑猪就是优良的地方培育品种,是北京地区仅有的种质资源,而且具有中国猪特有的优点,繁殖力高,抗病力强,耐粗饲,抗应激,肉质鲜嫩、味美,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杂交过程就可生产安全优质猪肉。其二,优质的饲养,合理设计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其三,优质的饲养环境,善待动物和减少应激的福利养猪理念。以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北京黑猪为资源,创建“黑六”品牌优质精品猪肉满足当今中高档次消费需求,发展前景广阔。
(二)“黑六”品牌的创建是北京黑猪有效保护、开发、利用的需要
北京黑猪是五十年代由我国几十名专家教授和几百名一线员工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培育出的优良猪种,育种时导入了亚、欧、美三大洲的诸多品种,遗传背景丰富,科技含量高,1982年经农业部鉴定验收,定名为“北京黑猪”,当年获部级技术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是我国科学家自己培育的新猪种。
北京黑猪被毛全黑,体型中等,生长速度适中,从出生到100公斤上市需要7个月,尤其是后期生长速度较快,并能大量沉积蛋白质形成瘦肉;胴体细致,骨量较小,膘厚适度,瘦肉率可达57%~58%;脂肪洁白,瘦肉鲜红,纹理细致,肉面干爽,大理石纹均匀而丰富,系水力良好,无PSE和DFD。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肌内脂肪在3%以上(100kg体重),肉的风味浓郁芳香。
北京黑猪在很大程度上综合了国内外猪种的优良种性,将中国猪种的耐粗饲能力、早熟多产的繁殖优势、肉质香嫩的特点与欧美猪种体大快长、多肉的特点揉和在一起。
北京黑猪既能适应农家散养又能适应国营农场规模饲养,具有中外猪种的综合优势。故在六七十年代风靡北京,并多次在全国农展会上亮相,获得业内人士一致好评。成为当时北京郊区的当家品种,推广到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日本。
80年代后,随着三洋猪的引进,特别是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和一些专门化的瘦肉猪配套系打进中国成为种猪业中的主导潮流。这些洋猪种以60%以上的瘦肉率将我国地方猪和地方培育优良品种猪排斥到濒临灭亡的边缘。“九五”期间北京黑猪的发源地双桥农场种猪场、北京北郊霍家营种猪场和北郊农场七里渠种猪场全面转产。各地购买种猪渐渐萎缩、商品猪价也远低于洋猪。但是北郊农场决策层高瞻远瞩,不计代价,凭着对北京黑猪的深厚感情,对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为保护北京黑猪这一种猪资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北京黑猪有效地保存了下来,并以北京黑猪为唯一的原料生产“黑六”牌北京黑猪冷却排酸肉。通过北京世新华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标准化管理,全方位运作,开展了“黑六”品牌的创建工程,使北京黑猪这一优势资源得到更好地开发利用。
(三)“黑六”品牌的创建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需要
在北京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猪肉市场都需要品牌,新世纪伊始,消费者对目前的纯瘦肉寡淡无味、粗老干涩开始抱怨有加,就连一些业内老专家也抱怨养一辈子猪了到头来不想吃猪肉了!市场开始呼唤风味淳厚的优质猪肉。
在追求优质猪肉的市场新走势下,西班牙的本地猪Iberica开始走俏欧洲,美国杜洛克中的高肌内脂肪品系开始倍受育种家重视,日本的鹿儿岛黑猪、京都x黑猪也供不应求。国内市场求高档优质风味猪肉的呼声几乎与国际同步见长—北京黑猪冷却排酸肉“黑六”品牌异军突起,赢得了首都市场中高端消费者的青睐。通过“黑六”品牌创建工程的实施,突出了标准化管理在生产中的规范作用,使企业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围绕品牌加强北京黑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在“黑六”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基地领导层做出了英明的决策,“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北京黑猪的物种资源”,从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很大的投入,并于2002年12月26日,在企业运行体制上大胆创新将国营燕丹猪场、北京市华盛肉食加工厂、北京黑猪原种场合并,成立了以北京黑猪为主导产业的北京世新华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03年成为北京市首批百家标准化示范基地,从此企业担负起了保护、开发、利用北京黑猪的使命,实现了北京黑猪育种、饲养、屠宰、加工、销售全程标准化管理的一条龙经营模式。从设备设施的改造和更新到选种选育、饲养管理、卫生防疫都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几年来,北京黑猪饲养基地没有发生任何疫情,规模逐年扩大,商品率稳中有升。各部门各个岗位分别实行了定岗、定员、定报酬的管理办法,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使全体员工都知道“我在什么岗,我该干什么,我该怎么干”,为“黑六”品牌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以科技为先导,培育北京黑猪是创建“黑六”品牌的基础
为了保证“黑六”品牌的品质,北京黑猪选育工作至关重要。首先,从北京黑猪的育种上强化管理,一改过去的公母猪自然交配老方法,全场引进人工授精新技术,2004年公司筹措资金5万元,建起了北京黑猪第一个人工授精室,从此全场北京黑猪全部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解决了公母猪自然交配时易传播疾病,且人力、物力耗费大的问题。公母猪的饲养比例由1:15提升到1:30,公猪的饲养量减少了50%,全场仅减少饲养公猪所用饲料这项费用,就节省开支5.5万元,当年就收回全部投资。随之,新技术不断引进如B超仪,测量活体背膘、猪怀孕早期诊断等;电子秤,精确测量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只体重;利用先进的生产软件、GBS育种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及时准确,有效地指导生产和育种。每年利用B超测定种猪200头,屠宰种猪60头进行肉质分析,采血600头进行分子测定,花费资金20余万元。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试验分析、总结,使北京黑猪的猪种质量和肉的品质稳中有升,为选择优秀的北京黑猪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存栏量由保种时的不足100头发展到今天的年出栏猪万头规模。2006年以来,北京郊区及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等外省市纷纷来电要求订购北京黑猪种猪,公司种猪常年供不应求。
(六)标准化的管理,是“黑六”品牌创建工程的保障
为了确保“黑六”品牌的质量,每头北京黑猪从出生到出栏全过程中的饲养管理、饲料、兽药、防疫、屠宰加工、配送销售可做到标准化管理,实现全程可追溯。各生产环节和岗位严格按照公司《标准化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HACPP计划》组织生产,“黑六”牌北京黑猪冷鲜肉自2003年上市以来,通过“黑六”配送中心、超市“黑六”店中店、“黑六”专卖店、直销等形式,“黑六”产品走进了社区和中高档客户群;同时在互联网上建立“黑六”网站、在移动互联网上注册“黑六”域名等方式扩大“黑六”品牌知名度,建立了立体营销网络,具有良好的信誉,通过了多项认证,使“黑六”品牌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识并接受。销量逐年上升,产品质量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同,获得了“一家炖肉,一街香”的美称。淡出北京市场十多年的北京黑猪肉又重新回到北京市民餐桌上,“吃北京黑猪肉,找回香的感觉”成为家喻户晓的美谈。
(七)、以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依托,围绕品牌建设,制定北京黑猪地方标准,积极参与国标修订
围绕“黑六”品牌建设,在2005年至2006年两年间,世新华盛组织相关人员广泛收集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在原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国内首次编制了《北京黑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11/T499)系列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此项标准包括了北京黑猪的品种、选育、饲养管理、营养与饲料、卫生防疫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标准的制订进一步强化了北京黑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使北京黑猪的保护、开发、利用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通过标准的宣贯实施,使“黑六”品牌的内在品质得到了提升。同时,通过购买、查阅《北京黑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许多农户了解到了北京黑猪,并通过《规范》的指导成功地饲养了北京黑猪,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与北京市农科院合作,于2007~2008两年间调动公司各方面力量,收集了大量文字图片资料及近十万个数据,经分析汇总修订了1987年制定的《北京黑猪》国标(GB/T 8472-87)中的有关条款,目前新修订的《北京黑猪》国标GB/T 8472-2008正在实施中。
四、利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平台,开展“黑六”产品的质量追溯
公司常年按标准化体系组织生产,通过标准化管理,公司各项管理和经营指标逐年稳步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未发生过重大动物疫情和农产品安全投诉,历次检测均合格,目前为实施中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基地具备标准110项,其中技术标准63项,管理标准23项,工作标准24项及相关规章制度16项。基地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万头北京黑猪商品猪,可全部参与追溯,追溯目标是实现每一头猪的产品都可追溯,追溯深度可以到到养殖基地、饲养栋、饲养员、出生仔猪、饲料、兽药、饲养过程、防疫、屠宰、配送、销售全程。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所消费的北京黑猪“黑六”产品的基本情况;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能够直接追查到责任点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北京黑猪产品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五、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施成果
做为北京市首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自2003年至今一直在不断完善、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由科技项目部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并由公司一名副经理主抓,安排一名专职人员进行组织标准化日常管理工作,其他基地和部门配备相应的兼职标准化管理人员。标准化工作定期组织会议,收集总结标准化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补充的内容。举办培训班12次,培训技术人员68人次,培训农民129人次。
(一)经济效益
2008年完成销售收入1002万元,较2004年582万元,增加420万元,增长72%。全年实现利润106万元,较2004年12万元,增加94万元,增长783%。年人均工资1.92万元,较2004年1.3万元,增加6200元,增长48%。企业增效,员工增收。
(二)社会效益
全国,尤其是北京市场,老百姓吃的、看见的几乎都是“三洋”猪的猪肉,正宗的中国地方品种或地方培育品种的品牌猪肉微乎其微,北京黑猪种猪及其“黑六”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保护、开发、利用北京黑猪这一独特种质资源,弘扬了民族品牌。
近年来,北京黑猪种源范围在不断扩大,带动48户养殖户饲养北京黑猪种猪1200头,为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猪3万头,带动农民致富,将会有更多的农户饲养北京黑猪。通过北京黑猪种源的引进,一方面生产优质的北京黑猪肉,另一方面改良纯地方品种和三洋猪,增加其抗病性,改良肉质。
公司通过标准化管理在市场营销上创新了“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标识、统一设备、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利用我国自有的资源优势,生产“黑六”冷却排酸肉,满足首都市民对安全、优质、特色猪肉的需求,经过几年的发展,专卖店现已发展到16家,并逐渐向全市辐射、扩张。从2005年以来,中央电视台7频道《每日农经》、《科技苑》栏目、《北京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北京黑猪—我国优良地方培育品种的代表逐渐转化为生产力,它的深加工产品“黑六”牌冷却排酸肉,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识和接受。
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要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通过改善民生,促进首都流通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