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标准化基地 标准体系 培训专栏 法律法规 联系我们
标准化基地分布图
标准化基地信息
·“平谷大桃”首获欧盟地理...
·通州区食用菌、白灵菇、豆...
·平谷区蔬菜、食用菌标准化...
·蟹岛生态园区有机蔬菜标准...
·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中以...
·郎家园枣标准化基地
·怀柔区惠生虹鳟鱼养殖基地
·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父母...
·格林万德农艺园特菜基地
·超大集团平谷特菜生产基地
·北七家镇农业服务中心苜草...
·北京兴乐食品有限公司兴隆...
·北京鑫淼观赏鱼养殖中心
·北京市裕农优质农产品种植...
·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房良...
更多>>
标准查询
 
信息化标准化管理 建设一流品牌
日期:2009.10.14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 

一、中心介绍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是20世纪90年代由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创建的种猪育种基地,隶属于首都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首农集团),是集科研、育种、生产、销售及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种猪生产企业,被农业部授予国家重点种畜企业。中心下设8个种猪场,分别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大兴区、延庆县,存栏规模40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种猪2万余头,此外,还拥有中荷畜牧培训中心、SPF猪育种管理中心、种猪性能测定站及SPF种公猪站,用于科研、培训和人才培养。种公猪站是农业部在中心设立的前沿性技术项目,先后饲养优秀品种品系公猪100余头,是全国大型种猪人工授精站之一;种猪性能测定展是全国最大的种猪性能测定站,拥有48套法国ACEMA饲料转化率自动测定设备,每批可最多测720头种猪;北京SPF猪育种管理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将SPF技术研究和应用结合起来的研究机构;中荷农业部北京示范培训中心是国内种猪企业最大的畜牧培训中心,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继华都种猪公司、华都阳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划归中心统一管理后,中心种猪资源、人才资源等得到进一步提升,基础母猪存栏达到近7000头,种猪品种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为中心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目前饲养除大白、长白、杜洛克及皮特兰等优秀纯种猪外,还在此基础上成功地选育出11个专门化品系。2005年10月份又从法国直接引入大白、长白、皮特兰等350头原种猪,2007年3月从英国引入大白100头原种猪,主要从事各种纯种猪、配套系种猪及优良杂种猪的育种研究和生产。下设分场猪舍均采用全封闭、单元式结构,根据猪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分成不同的单元或区域,生产工艺采用“全进——全出”式,全年均衡生产,这样既便于维护猪群的健康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本企业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心现有职工200名,其中技术人员122名,占职工总数的61%,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6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6%。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农业部跨越计划、北京市248项目和北京市、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示范等科研项目的攻关,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2002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标准化先进单位、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先进基地、2007年3月通过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AA确认。2007年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为适应世界养猪发展趋势,中心一直致力于研究培育适合市场需要的配套系杂交猪,经过长期的专门化品系培育和大量的配合力测定,最终筛选出四系配套模式,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育猪配套系,并于2005年3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一个新猪种品种,由于配套系猪既发挥了母系的杂交优势又发挥了父系杂交优势,商品猪性能优越,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整齐度和胴体规格化程度高,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

中心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发展和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相对成熟的管理制度,如中心财务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各场防疫制度、员工行为准则、职工休假暂行规定、饲料生产操作规程及种猪生产操作规程等,为进一步提高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寓意传统的工厂化、集约化的“全进——全出”的养猪方式以新的内涵,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之更科学、更能适应当今种猪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特申请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以此来提升中心全面管理水平,使之更符合广大顾客和本企业的需求。

二、示范成果

1、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建立了以生产技术标准为主,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适合“示范基地”生产和管理需要的企业标准体系,形成了具有较强指导作用、操作性强、内部措施有力、管理制度及相关责任制到位的标准体系文件。依据从品种标准化——饲料标准化——饲养标准化——兽医卫生标准化——环境与设备标准化——产品标准化等这一养殖业标准化框架,实现了养猪生产全过程标准化,为保证中心优良种猪品质,维护中心种猪品牌形象,促进企业增效和员工增收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设立三个关键控制点

根据生产实际,将饲料配方、疾病防控、种猪选育为关键控制点。饲料配方中杜绝使用不利于猪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激素产品及国家禁止使用药物,把以猪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饲养管理全过程中,按照种猪饲养标准和营养要求,坚持饲料多样化,按照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不同生产水平进行饲料的搭配与供给,既满足种猪的生产需要,又能提高其健康水平。

在疾病防治上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疾病防疫原则,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有关兽医用药要求和药品使用目录,尽可能多的对猪只实行保健性治疗。根据猪群的不同阶段做好疫苗的免疫注射。如果不得已需要使用抗生素,则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兽药停药期执行。

在种猪选育上,继续坚持配套系杂交选育,进行 “中育”2号的试验研究,通过选育配合力测定,生产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整齐度更高的优质商品猪,以满足广大农户的需要。

3、统一生产记录体系

中心自建场就有各项相关的生产记录,包括配种记录、产仔记录、断奶记录、免疫记录、消毒记录、用药记录、生产日报表等,由于各场生产实际不同,生产记录的格式、书写等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实施标准体系建设后,中心生产部门下场考察后,对各场生产记录表格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统一,从封面、格式到内容,共建立了25个生产相关的记录。随时记录生产的过程。所有记录来自第一线的生产岗位。记录真实、完整,可以反映生产事实和情况。便于追溯和总结。记录有中心科技生产部负责管理,定期检查。所有记录的完整和连续,给生产的进一步提高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4、人员培训

提高员工的素质是实行标准化生产活动的关键,为此中心主任亲自抓培训。我们聘请了集团公司、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及动保公司的专家等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3年来共计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养殖操作人员培训课程20余次,参加培训人员达到200多人次。具体培训了标准体系建设、种猪育种测定、GPS软件升级学习、猪场种群管理、猪场防疫消毒、猪瘟防治技术、夏季母猪繁殖技术培训等等。通过培训,使全体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和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和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

5、品牌建设

中心建有自己的中文网站。网站上版面新颖,文字简洁,图片清晰。下属各场均使用GPS生产育种软件进行生产管理,使养猪生产更规范更有效率。中心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育猪配套系”,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称为一个新品种,我们申请了“中育”商标,并通过光盘、报纸、期刊、网站进行宣传和报道,使中心优质种猪对外得到很好的宣传,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知名度。

另外中心在进行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在下属各场通过制作橱窗、广告牌、标识、品种图宣传企业文化及标准化管理生产,使企业形象进一步美化,员工的进取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6、申报地方标准

通过项目实施,我们的品种标准“中国皮特兰”和“鲜精液质量标准”已经向市技术监督局申报了地方标准。并列入2007年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

三、创新点

1.通过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科技创新模式,创造了一边搞生产,一边搞标准,一边搞项目的集成技术综合开发新模式。

2、通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我们应用了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的模式,有效地把信息技术和养猪生产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信息化养猪生产管理,使标准化建设有了建设性的内容和成果,为国内同行业发展提供了样本和技术支持。

3、通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我们申请了北京市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含量和知名度。

4、通过项目实施,将现代化的先进饲养管理技术、国内外的先进科技成果同养猪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转化为标准加以贯彻和实施。通过在种猪生产中采用标准化的饲养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卫生防疫等对种猪生产各环节要素和环境因素实行规范化、科学化控制和管理,进而达到提高种猪及其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目。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