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标准化基地 标准体系 培训专栏 法律法规 联系我们
标准化基地分布图
标准化基地信息
·“平谷大桃”首获欧盟地理...
·通州区食用菌、白灵菇、豆...
·平谷区蔬菜、食用菌标准化...
·蟹岛生态园区有机蔬菜标准...
·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中以...
·郎家园枣标准化基地
·怀柔区惠生虹鳟鱼养殖基地
·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父母...
·格林万德农艺园特菜基地
·超大集团平谷特菜生产基地
·北七家镇农业服务中心苜草...
·北京兴乐食品有限公司兴隆...
·北京鑫淼观赏鱼养殖中心
·北京市裕农优质农产品种植...
·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房良...
更多>>
标准查询
 
打造有机奶 发展循环经济
日期:2009.10.14

                                     ——北京归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

北京归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延庆县康庄镇,交通便利,距北京市区73公里。企业始建于1998年,企业名称为北京市兴利鹏奶牛养殖中心,2005年注册成立股份制公司。2008年,公司总资产6000万元,营业收入5000万元,年税收400万元。公司总面积248亩,其中饲料地108亩,绿化用地50亩,奶牛养殖小区占地80亩,非生产用地10亩。现有奶牛存栏680头,其中成年母牛400头。公司现有员工84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8人,中技技术职称26人,工人40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0%以上,高级技师占员工总数的30%以上,公司从事专职管理人员占科技人员的50%。近几年,公司被评为“全国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北京市先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北京市农业标准化优秀单位”、“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二、发展现状

2005年以来,公司结合国家级奶牛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不断引进科技人员,努力提高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按照标准化小区建设的要求,一是具体制定了养殖管理标准、疾病防治管理标准、饲料加工管理标准、采购管理等46个企业标准,其中引用了行业标准5个、地方标准4个、国家标准11个。从体系上保证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制定标准化养殖规范文件,调整管理队伍,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二是在原小区基础上大力进行了绿化美化,几年来,新植各种树木1800多株,绿篱390米,铺草坪1200平米。三是从2005年开始到2008年,公司拥有有机种植面积18000亩,在内蒙古草原租赁苜蓿草场10000亩,年生产精饲料2225吨,粗饲料5600吨。四是为增加人性化养殖概念,改善奶牛体质,新建音乐放牧广场80亩。牛舍全部改用彩钢板式屋顶,保温隔热性能优越。奶牛饮水采用更加先进的自流保温式不锈钢水槽,奶牛可以在一年四季饮用4—8度的清洁水源,奶牛全部采用集约化机器挤奶,奶牛档案及全部生产过程实现了软件管理。五是兴利鹏奶牛养殖中心于2004年12月开始筹划有机奶开发项目。经过近2年的时间,成功地研发了归原牌有机奶,成为中国第一家有机奶生产企业。

北京市兴利鹏奶牛养殖中心于2005年5月注册成立了“北京归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有机牛奶生产体系建设项目,经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创和有机认证中心的有关专家论证和现场指导、并制定质量管理文件,进行人员培训,于2005年12月7日获得了有机转化期认证证书,2006年5月通过有机奶全程认证。2006年6月20日“归原”牌有机奶产品问世,9月26日正式投放市场。2007年以来,公司每年生产产品是有机巴氏鲜牛奶1000吨、有机酸奶2000吨;有机犊牛白肉15吨;有机红牛肉15吨;有机牛粪4400吨。近3年来,日供有机巴氏鲜牛奶0.5吨,酸奶1吨规模和能力。生产的有机巴氏鲜牛奶和酸奶主要供应北京高端市场。包括24家驻华大使馆、朝阳区涉外宾馆、解放军总参、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市委、市政府特供、延庆高档宾馆、家乐福、捷妮璐等大型市场。产品自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高端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通过对销售服务运行质量进行考核监督评价,客户意见反馈已形成品牌支撑,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充实了公司的经济实力,基本实现了以有机牛奶加工为龙头带动归原公司逐步扩大,有机奶牛的养殖规模拉动了农民有机饲料的种植和生产,促进了延庆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主要成效

1.    带领当地农民积极发展新型农牧经济。316户农民由原来的以单一的种地为主改变为以“种养结合,农户与公司结合”为主的生产模式。公司实行的是“公司+农户”的订单合作模式,由于有机饲料和饲草的收购价格比普通的饲料和饲草要高出30%。所以,本地农民种植的有机农作物要比原来种植普通农作物直接增收30%,这种模式要求农户的土地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相对于传统农业来讲,又节省了化肥和农药支出。两项合计,每亩地给农民增收260元。公司目前拥有的18000亩饲料地直接给农民增收460.8万元。

2.    标准化建设取得了如下成绩:2005年12月7号获得有机转化证书;2006年7月4日,通过了饲料基地、有机鲜牛奶、有机奶加工生产线的全程有机认证,建立了有机奶生产示范基地;2006年8月13日制定了《有机原料奶生产规范》;《有机巴氏奶》等一整套完整的有机奶生产技术、标准体系,通过了专家的审定;2006年10月12日,公司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12月29日,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对公司承担的“延庆县有机牛奶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课题进行了验收;2007年7月19日,《有机奶生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成果通过了国家高教部组织的成果鉴定;2008年5月,通过了ISO14001体系认证;2008年7月,被市科委评为延庆县有机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高科技产品—有机奶的开发给奶牛养殖业带来新的活力。

3.    为保护和利用清洁资源,推动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公司于2007年投资120万元,建设日处理60吨污水污粪处理工程,解决了畜牧养殖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达到了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的要求,处理后的污水用于浇灌果树、林地等。这项工程的建设,标志着整个有机生态农业体系的完善和标准化示范区水平的提升。工程启动后明显改善了当地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管理水平。为下一步开发生态园区打下了良好基础。

4.    投资890万元建成了有机奶加工生产线一条。该项工程的建成,直接把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成果转化成商品推向市场,使小区改变了连续几年亏损的历史,逐步实现盈利并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

5.    公司于2008年建设日产沼气67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并建设沼气输送管网及配套设施,日产有机肥3吨的沼渣加工厂一座。产生的沼气输送到周边村庄,可供680户农民使用,产生的沼渣用于种植业肥料使用。

6.    公司现已初步形成奶牛养殖—有机牛奶(牛肉)加工—制沼气民用—有机饲料—奶牛养殖发展框架,具备了奶牛青贮玉米、饲料玉米有机生产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机奶牛养殖、奶牛福利与牛舍环境控制技术;乳肉兼用奶牛繁育技术;奶牛主要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粪污综合处理、有机肥生产利用技术;有益菌种筛选技术。公司建有牛奶产品和奶牛繁育技术研发室,配备研发人员5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主要为自主开发有机奶品种,有关奶工艺流程和节能技术改造,生态环境保护等。

四、下一步打算

1、2010年完成花园式养殖场的改造工程,主要目的,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改善奶牛的生活环境,预防和控制各种疾病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现有两栋牛舍进行改造,将原牛舍的奶牛迁入新牛舍,把原牛舍改造成职工休闲公园。

(2)计划投资260万元建机械化挤奶厅一座。

(3)建2个公园,一是原牛舍改造后的职工休闲公园;二是对原奶牛运动场升级改造,建成综合公园。

(4)建一条绿色参观走廊。它的作用:一是观看机械化挤奶全过程;二是观看养殖小区奶牛的饲养及奶牛的生活环境;三是观看综合公园内奶牛的运动、水系、花草、树木及植被等。

2、拓展有机循环经济圈,建设京郊新农村带动农民增收,在周边地区推广有机奶生产技术,利用有机牛粪带动周边有机杂粮、有机蔬菜、有机饲料种植。整个产业链是以有机产品生产为中心,建立“有机饲料种植、有机奶牛养殖、有机乳制品加工、有机肥料生产和有机蔬菜加工”的“五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使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进一步扩大有机奶生产,开发有机牛肉,建立有机生产循环经济体系。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