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标准化基地 标准体系 培训专栏 法律法规 联系我们
标准化基地分布图
标准化基地信息
·“平谷大桃”首获欧盟地理...
·通州区食用菌、白灵菇、豆...
·平谷区蔬菜、食用菌标准化...
·蟹岛生态园区有机蔬菜标准...
·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中以...
·郎家园枣标准化基地
·怀柔区惠生虹鳟鱼养殖基地
·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父母...
·格林万德农艺园特菜基地
·超大集团平谷特菜生产基地
·北七家镇农业服务中心苜草...
·北京兴乐食品有限公司兴隆...
·北京鑫淼观赏鱼养殖中心
·北京市裕农优质农产品种植...
·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房良...
更多>>
标准查询
 
北京绿富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2009.10.22

 

北京绿富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06年东龙湾蔬菜种植基地被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北京市标准化基地,同年通过中绿华夏认证中心的有机农产品转换认证,于2008年拿到了有机认证证书。到2008年作为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到2009年通过方圆认证中心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绿富隆公司基地标准化经历了从市级、到国家级、到通过GAP认证的欧盟标准三个质的飞跃,实施标准化生产,确保蔬菜产品品质,使生产技术规范化、生产管理标准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1500亩有机蔬菜基地,种植品种西红柿、彩椒、黄瓜、架豆、草莓,西瓜等,年生产鲜菜500万公斤,年产值900万元。安置农民就业350人,人均年增收7500元。加快全县标准化生产步伐和有机蔬菜产业化进程,使公司的两个园区成为全县集新品种、新设施展示;新技术示范、推广;新能源应用;优质种苗供应;农业标准化实施的综合示范点,在全县蔬菜产业推广倍盈西红柿、红英达彩椒、牟尼卡茄子、甜查理草莓等新品种10000亩,推广配方施肥面积40000亩,带动农户10000户,亩增收500元,共增收2000万元。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抓标准化

㈠成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会臣任组长,全面负责标准化工作;副组长由公司总经理助理、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经理国长军和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卢淑苹担任;成员由各个基地的相关人员组成 。

每半个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传达市县有关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有关文件精神,在生产季节,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定期检查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制定情况、听取各部门负责人有关各项标准的实施情况,实施进度,存在问题的汇报,并布置下一步工作安排,指导了标准化工作。

二、院企合作,专家助力标准化

公司同市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植保所;市农业局蔬菜处、推广站蔬菜室、农优站、环境监测站;农学院、农职院、中国农大园艺系长期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专家领导小组,以陈殿奎、李武、张宝海、赵晨霞、李志强、陈湘宁、龚富强、国学利、卢淑苹等市、县有关部门的技术专家和吴会敏、卢兴彪、王华等市、县技术监督局标准化专家经常到到基地亲自指导、培训,提高了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水平。

一年组织培训50次,培训菜农近3000人次,把各项标准贯彻到蔬菜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

三、  有机认证、GAP认证,提升园区标准化

1.充分体现“高水平、有特色”的要求,将“有机标准”贯穿到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当中。到目前公司已有1000亩自有基地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其中东羊坊基地800亩,品种17个,产量2688吨,东龙湾基地品种14个,产量524.8吨。

2.建立了基地各项规章制度和执行标准,新修订标准17项,各项重要制度、标准明示上橱窗、上墙。

示范区以有机蔬菜生产为起点,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进行有机食品生产,保障了产品质量的安全。首先从生产基地入手,建立完善的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并执行基地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在原来制定了13个企业管理标准、5个企业技术标准、20个企业工作标准的基础上,今年制修订标准17个,包括:生产技术部经理工作标准、农资部经理工作标准等;建立了基地的各种制度11项,包括示范区组织管理制度、示范区的培训制度、示范区生资采购制度等。

基地各项重要制度和执行标准都明示上橱窗、上墙。在办公区东侧停车场显著位置设大标志牌—宣传橱窗:内容包括奥运蔬菜新品种引进与安全生产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简介等。

3.2009年公司基地延庆有机农业示范区,作为北京市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第二批试点单位,严格按照良好农业规范的控制点去做,认真编制各种质量体系文件,基地管理上从农资采购、生产管理、采收、加工、运输、销售、员工福利健康方面严格控制,于近日通过方圆认证中心的现场审核,率先获得GAP认证,成为北京市六个获证单位之一。

四、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蔬菜标准化

成立绿富隆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下属20个专业合作社,8400亩基地,在品种选择、种苗供应、田间管理、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档案记载、采收、上市等标准实行九统一,既保证了各项标准的贯彻实施,又保证了合作社社员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了全县蔬菜标准化的建设步伐。

五、加强管理,实现蔬菜生产全程标准化

1.制定生产操作规程,执行生产技术标准

建立绿菜花、大白菜、结球甘蓝、白萝卜、葱头、西红柿、彩椒、胡萝卜、娃娃菜有机蔬菜操作规程32个。制定了蔬菜初加工、贮藏和出库规程、农用机械设备维修及菜筐清洗方法规程、客户申投诉处理规程、内部检查规程7个。

2.建立档案系统,执行信息管理标准、文件、资料档案管理标准

两个基地分别建立80平方米档案室,基地设专门的人员—高忠、吴增慧负责电子版各种档案的输入工作。严格按照信息管理标准、文件、资料档案管理标准去做,做到各种档案资料整齐,清除,项目齐全

3.完善标准化基地基础设施、建成新品种展示园

⑴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多方筹集资金4772.4万元,建设冬暖式日光温室126亩(21栋);多功能智能温室12亩(12栋);钢架春秋塑料大棚494亩(494栋),高档智能连栋温室12400平米,硬件设施的建设,为标准化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⑵针对奥运需求引进专用品种,建成奥运蔬菜新品种展示园

自2005年开始与北京市农业局推广站、北京市农科院蔬菜中心开展合作,引进奥运会需求的品种在延庆种植。今年引进茄果类、叶菜类、根茎类、香辛类品种、白菜类等100个,从中选出优良品种倍盈、红英达彩椒、射手101生菜、京春娃娃菜等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利用现代化育苗温室,为全县设施基地提供优质种苗,实县了蔬菜育苗标准化

公司先后建设现代化育苗温室6000平米,每年为全县提供优质种苗300万株,避免了农户自己育苗出现的出苗不齐、小老苗、徒长苗、病苗、死苗的现象,实现了育苗的标准化。

4采取有机化生产技术,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标准化管理

⑴农资采购上严把质量关,实行农资部经理工作标准

农资采购上采用合格供应商评价制度,定期对农资供应商进行评价,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保证农资供应商都是有资质、证件全的合格供应商。

农药采购和使用上严格按照有机蔬菜的标准选择植物性和生物性的农药,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基地内禁止使用化肥,今年基地内采购一特有机肥1000吨;农资购买上选择市植保站、农科院的种子、配送的有机农药,保证农资的质量安全。

⑵建立严格的农资出入库制度,执行保管员工作标准、肥料、农药管理标准、种子苗管理标准

种子、农药、肥料、工具等农资设立3名专门农资保管人员,负责农资保管工作,制定了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要求每一笔记录在案,做到出现问题有据可查,责任到人。

⑶生产部经理和技术员、种植人员严格按照各自标准去做,做好示范区生产工作。

A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利用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草害。如:太阳能杀虫灯防治小菜蛾、甘蓝夜蛾;利用黄板、银灰色膜防治蚜虫;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利用黑色膜除草;利用杨枝把诱杀棉铃虫和烟青虫;种植除虫菊等驱避植物驱虫;防虫网、遮阳网覆盖防虫。

通过采取轮作倒茬、排开播种、培育壮苗、生态防治、滴灌、及时进行植株调整等各种农艺措施,增强植株抵抗力,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科学合理使用药剂防治:使用先进的植保器械,避免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使用精准量具科学用药,防止人为加大用药量,害虫产生抗药性;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合理用药;进行预测预报,适期用药。

B进行蔬菜营养配餐技术推广

使用大豆、食醋、白糖等有机食品,用于有机蔬菜生产,提高有机蔬菜的对环境抗逆性,改善蔬菜色泽、营养和味道,提高有机蔬菜的品质。

C、进行有机堆肥技术、有机肥使用技术、植物残体处理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利用了延庆的养殖业优势,积极处理猪、牛、羊、鸡粪、自制堆沤肥。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堆肥厂,生产无害化的高质量有机肥;建立了超大型的沼气池,处理粪便、无害秸秆;使用了土壤培肥技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种植苜蓿、紫云英等绿肥改善土壤肥力。

D进行菜田小型农机具推广技术

在基地内购置654拖拉机1台、180拖拉机4台、精量播种机1台、菜田田园管理机3台、大棚打药机3台、自动卷帘机52台等现代化农机具,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成为延庆县新型农机具示范基地。

E进行蔬菜综合节水技术试验与推广

基地全部采用地膜覆盖、膜下暗灌、增施有机肥、棚膜集雨等农艺节水;喷灌带、微灌、滴灌带等工程节水;节水知识培训等管理节水措施的综合节水技术,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贯彻采收、安全储运标准,保证蔬菜质量安全。

适时采收,在奥运蔬菜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严把质量安全关,避免各个环节的污染,保证蔬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实行产品批批检测制度,确保示范区产品质量合格。

⑸加强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成立“农残检测中心”,购置专用快速农残检测设备3套,招聘2名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对示范区基地的蔬菜批批进行抽检。

通过对种植基地的所有蔬菜生产情况(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投入品),农药残留、环境的有效监控,采用基地检测、工商、技监部门检测、奥运蔬菜检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示范区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

⑹建立北京市农业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执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

与北京市农业局农优站合作,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把基地种植的品种、地块、责任人、种植管理履历、产品检测、运输等信息输入,做到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

六、实施标准化,成效显著

1.经济效益:

⑴通过实施标准化,基地年生产鲜菜500万公斤,年产值900万元。安置农民就业350人,人均年增收7500元。基地产品商品化率达到100%,农业标准覆盖率达到100%,农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农残检测超标率为零。

⑵由于实行了标准化生产,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圆满完成了奥运供应任务,供应彩椒、番茄、根芹、根甜菜、迷迭香、羽衣甘蓝、香芹等26个品种,供应量达到: 22.84万公斤,占总量的41%,其中:奥运储备蔬菜20.1万公斤、供应2.74万公斤,实现供应品种和质量、数量3个100%,受到了各国运动员和领导的好评。

2.社会效益

带动延庆蔬菜向高标准有机方向发展,走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新技术得到普及,新品种得到推广,对加快延庆新品种更新换代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起到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

总之:依靠标准化我们企业增收致富,面貌焕然一新。实践充分证明,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利。

今后我们企业在市县技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的示范带动作用,走在全县标准化工作的前列,争取更大的进步。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